如果说眼睛是我们最重要的感觉器官,那机器视觉就是人类不断突破生理的界限,解锁肉眼无法看到的地方。从日常消费的“扫二维码支付”、“扫脸支付”,到由无人机演绎的视觉盛宴,再到忙碌于餐厅、仓库等场景的“无人运输车”,机器视觉作为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已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在工业现场,复杂多变、颗粒度与精度要求高的制程工艺,又对机器视觉的实时性、可靠性、稳定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传统工业用机器视觉的图像处理速度为30-100fps(相机在1秒钟内最多能采集30-100帧图像),存在高延时、低实时等问题,无法满足高性能工业应用场景的需求。当前,工业富联子公司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日本)有限公司正联合日本东京大学石川研究室,开展以超高速机器视觉、基于超高速机器视觉的智能机器人研究项目为基础的合作,共同打造高速、超实时、高精度为特性,基于并行感知与处理的新一代工业级机器视觉系统,图像处理速度为500-1000fps,较传统工业用机器视觉提升超过10倍,拥有更快的感知性能、更高的反馈控制频率,用来搭配高速的机电驱动系统,潜在应用领域包括柔性制造机器人、无人驾驶、AR/VR、工业检测等等。
该研究项目对推动机器视觉的深度进化,满足更加广泛和更深层次的应用,加快新基建发展及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工业机器设备感知外界的“眼睛”,超高速机器视觉既能像人眼接收信息,同时还延伸至大脑对信息的处理与判断,最终通过指挥某种特定的装置执行这些决策,可以完成高精度、高效率、高强度、高重复性、高稳定性、高环境适应性要求的工作。

超高速机器视觉是实现工业自动化、工厂智慧化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基于超高速机器视觉实现的智能化非接触精密检测,既可以实现工业零部件和产品的实时在线尺寸与缺陷智能检测,还可以帮助作业人员轻松加工小到人眼无法看到的高精密元件,不仅能消除人为因素导致的产品质量波动,还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综合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基于超高速机器视觉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判断夹取物件的准确位置和使力大小,使生产制造更具柔性化、自动化、精细化。